首页 > 路桥精英 > 正文
劳而不辍 桃李不言
2012-06-04 来源:BRIDGE桥梁
劳远昌,桥梁与结构工程专家,资深教授,我国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理论与应用的开拓者之一。长期从事桥梁结构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在预应力和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行为、桥梁结构空间分析理论以及桥梁风工程等领域的科研与教学中成果显著,为我国土木工程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劳远昌1 920年出生于湖南长沙一书香门第,其父劳启祥是湖南省有名的教育家,也是知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劳远昌兄妹六人中有三人都曾公费出国深造,后来成为知名教授、高级工程师、建筑师和高级译审等,各有成就。劳远昌自幼聪慧,在校读书时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39年考取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土木工程系,1943年毕业后到交通部桥梁设计处工作。1947年,劳远昌考取公费留,到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学习,四年后获得博士学位。其间他曾现场聆听过预应力混凝土的创始人、杰出的法国工程师弗莱西奈( Eugene Freyssinet)的学术报告,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对他终生从事的专业道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新中国诞生之后,劳远昌辞去在英国设计公司的工作,毅然放弃国外优厚薪酬和待遇,决心回归祖国参加社会主义工程建设。他与物理学家黄昆一同归国的航行途中,还遭到港英当局的百般刁难,港英当局派兵卒持枪把他俩押送到了罗湖桥边界。风雨归程,丹心不渝。劳远昌最终克服重重困难,于1 951年回到祖国。迄今为止,回国已整整六十年,他鞠躬尽瘁,桃李满天,为祖国的桥梁建设以及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很大贡献。

  桥梁技术的开拓者、推广者和实践者

  劳远昌回国后一直从事混凝土桥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上世纪50年代,他就参与指导我国第一孔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研制工作,并执笔编写了我国第一本铁路混凝土桥教材《钢筋混凝土桥》。在此后的三四十年里,不论是唐山地震后的艰苦岁月,还是年逾古稀的时日,他始终不遗余力,一直在推进预应力混凝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担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学会副理事长期间,更是不断跟踪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的发展,与几位有识之士一道,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使这一“新型建筑材料”在我国获得了迅猛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在我国获得飞跃的发展,也对设计理论尤其是塑性设计理论提出更高的要求。上世纪80年代末期,劳远昌在国内率先提出开展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塑性行为的研究,并建议先从结构的内力重分布问题入手。为此,他与何广汉教授一起率领一个研究组,以广深铁路石龙大桥为应用背景,开始进行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由于塑性而产生的内力重分布问题的研究。此后,西南交通大学在该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劳远昌就远见卓识地提出:“桥梁结构分析要更多地向空间、动态、非线性和计算机化方向发展。”从那以后直到今天,无论他在任职期间还是退休以后,都始终不懈地为开展这些项目而努力。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劳远昌提出开展桥梁结构风致振动的研究,并与刘应清、尚久驷两位教授共同提出建设风洞试验室。从风洞的论证、建设到验收,从研究队伍的建立到师资和研究生的培养,劳远昌都倾注了大量心血,使得西南交通大学成为国内该领域最早、最具实力的研究单位之一。毫无疑问,劳远昌是西南交通大学风工程试验研究的奠基人。

  在劳远昌的指导下,他的研究生曾进行了混凝土桥空间计算、曲线箱梁桥的计算理论与方法、结构抗震防灾和结构风致振动等多方面的研究,其成果受到国内同行的好评。

  劳远昌喜欢阅读报刊,对桥梁技术方面的新动态、新信息、新知识的跟踪汲取十分敏感,始终如一。上世纪50 年代,他从英国杂志上了解到采用橡胶支座的新技术,随即在国内作了报道,并:I奇它编入课程的讲义中,使橡胶支座的新技术在我国工程技术界逐步推广应用。报道不久,就有桥梁工程师打电话向劳教授询问有关情况。五十多年过去了,目前橡胶支座的研制和应用在我国已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

  1992年出版的《劳远昌桥梁论文选集》中,多篇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方面的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成果,可以说,他是我国预应力混凝土理论与应用的开拓者之一。

  劳远昌十分重视理论与工程实际的结合。大学毕业时,他谢绝了顾宜孙教授留校任教的建议,而接受了去茅以升主持的交通部桥梁设计工程处(贵阳)工作的推荐,不久又被调往云南省参加了跨越澜沧江悬索桥的具体施工工作。

  1955年,他参与我国第一孔预应力混凝土铁路简支梁的研制,后来又参与预应力混凝土铁路箱形连续梁桥(通惠河桥)的研制工作,该项目获第一届全国科技大会奖。1961年新疆昌吉河建成了我国第一座预应力混凝土铁路系杆拱桥,这其中也有劳远昌的参与和指导。1964年,国家搞大三线建设,工程浩大,并大力推广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劳远昌带领学生到铁道兵的连队实习,指导并参与成昆铁路线上多座新型预应力混凝土桥的研制工作。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劳远昌年已七旬,但仍不辞劳苦,四处奔波,参与了《铁路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及验收规定》的审定以及多座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鉴定会议,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意见和建议。在1986年华东某大桥的初步设计审查会上,劳远昌根据具体情况,一再论证该桥不宜采用斜拉桥而应选用单箱截面连续梁。最后,有关方面采纳了劳远昌的建议。事后,设计单位的副总工程师专程来拜访劳远昌时说:“林同棪教授(预应力混凝土国际权威,美籍华人)也持与您相同的意见。”

  劳远昌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地阅读最新的书刊资料,捕捉信息,把握桥梁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当时有限元法在国内还只有少数人了解,劳远昌就已经指导通惠河桥的设计组成员运用这一新颖的方法来计算混凝土铰的应力分布了。不久以后,在九江长江大桥工地,应工地设计组技术人员的要求,他又举行了有限元法的讲座。这对当时桥梁专业的一般教师来说,是很难胜任的。

  追踪学科发展不懈笔墨耕耘

  1958年,我国首次派代表团前往当时的西柏林参加国际预应力混凝土协会(简称FIP)第三届大会。受团长委托,劳远昌以流利的英语在大会上代表中国代表团宣读了一篇报告,展示了我国于短短几年内在预应力混凝土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给外国代表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十年动乱,使我国许多科技人员对国际上的专业动态几乎一无所知。在此期间,劳远昌和众多知识分子一样,住牛棚,挨批斗,遭受了很多磨难。数九寒天,他拖着酸痛的风湿病腿(在英国留学时落下的)去看守水泵,下矿井的时候,矿灯泄漏的硫酸还曾把他的身体灼伤一个洞……然而“文革”的磨难并未熄灭劳远昌的工作激情,“文化大革命”后期,一些部门开始修订设计规范,他也重新全力投入工作,抓紧搜集资料写出了《国外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方面的新进展》。在文章中,他阐述了在抗弯强度计算中采用平截面假定的正确性,批判了某些错误论点(我国一些规范以后也改了过来,采用平截面假定)。在抗剪强度方面,着重介绍了以变角桁架模型为基础的联邦德国规范。以后西南交通大学所作的大量试验证明,这一模型最接近实际情况。现在国内几乎所有的钢筋混凝土教科书都采用了平截面假定和变角桁架模型。他还对疲劳问题作了较1958年的文章中更为具体的说明,还介绍了当时国内鲜为人知的“剪切——摩阻”新理论。

  劳远昌对桥梁发展的宏观跟踪也颇感兴趣。早在1956年,他在全国铁路系统第一次科学报告讨论会上就首次提出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发展概况》的报告,当时我国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技术才刚刚起步。19958年劳远昌从西柏林参加FIP大会回来后,发表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的新近发展》-文。后来受铁道部有关单位的委托,他参阅了一百多种中外文献,写出了更为全面的专题述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的发展概况与趋向》,可惜受到当时极“左”思潮的影响,该文一直未能正式发表。1 984年,他又写出了《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的发展》,着重介绍了连续梁、单箱截面及推顶法的应用情况,再次阐述了采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自从1955年铁道部门成功试制第一孔跨度12m试验梁之后的20多年里,预应力混凝土桥在我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随着跨度的增大,型式的增多,不断地出现新的技术问题。配合这些问题,劳远昌发表了《关于预应力薄腹梁弯扭计算理论的介绍》,以薄壁构件理论来解决薄腹梁的扭转计算;在《周边加劲弹性薄板平面应力问题的数值解算》一文中,分析了联合系桥中桥面系与主承结构下弦杆共同受力的问题;《徐变变形与内力重分布》则是针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设计而写的,该文是我国在这方面最早的文献。

  1975年,在九江长江大桥工地上,现场设计和施工人员提出了少筋混凝土方面的问题。劳远昌为此写了《在桥梁混凝土结构中采用少量钢筋的问题》,针对我国铁路桥梁提出了具体计算方法。1983年,一次混凝土铁路桥学术会议上,他发表了《关于进一步发展预应力混凝土桥的一些浅见》,对发展我国铁路中、小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建议。部分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梁在我国正式获得应用后,他又撰写了《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桥发展中的一问题》一文。

  从劳远昌发表的文章中可见.他对发展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是非常重视和大力支持的。 他先后在FIP198及EASEC-3两个国际会议上,介绍了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在中国的进展。劳远昌于1991年还发表了《预应力混凝土桥工程实践的若干趋向》,指出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内的主要趋向,如混凝土极限强度会继续增加,将更加重视结构的耐久性,包括开发合成材料力筋等,对我国预应力混凝土桥的发展前景做了宏观展望。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劳远昌自1951年回国在交大唐院任教后,一直辛勤耕耘在教学园地里,为桥梁教学事业做了大量工作。

  1990年,劳远昌年满七十,为了让出人员编制名额,他主动提出退休。然而退休后他仍照样继续操劳着教学和科研工作,招收了抗风和抗震两方面学科前沿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桥梁学科前沿的高级技术人员。更为难得的是,1992年,年逾七十的劳远昌应铁道部的邀请,不辞劳苦地到南昆铁路西段考察,并参与几座技术难度大的桥梁的设计评审工作。 劳远昌在75岁的时候,还极其认真负责地主审了约40万字的《现代斜拉桥》。该书作者严国敏在前言中写道:“承蒙劳远昌教授为本书作了精细的审定工作,对全书的质量提高作出宝贵的贡献。”接着,他又伏案主审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翻译的美国公路桥梁设计规范最新版本,这是一项既费心又耗时的艰巨任务,全书约150万字。

  1998年,为纪念弗雷西内发明预应力混凝土七十周年,劳远昌不顾自己78岁的高龄,只身奔赴贵阳参加第四届全国预应力学术交流会,宣读了题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方面半个世纪以来的若干认识进展》的论文,精辟地谈了十大问题,包括设计基本准则的重大突破、对疲劳与裂缝控制和耐久性的新认识、以及对在强震区采用预应力结构的可行性的新认识等,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和会刊编委的高度评价,一位知名的老教授说:“此文别具一格。”

  劳远昌是~个语言天才,最精通的当然是英语。他经常对他的学生说 “最简单的英语就是最好的英语。故意把句子搞那么复杂,反而会漏洞百出。”这句话堪称是学习英语的一句经典箴言,往往给学生们不少启发。除英语之外,他还通晓俄、德、法、日文,中国各地方言他也会说十几种,并模仿得惟妙惟肖,常常逗得听者捧腹大笑。

  2002年,劳远昌不顾自己耄耋之年,欣然接受了巨著《中国桥谱》一书的技术顾问,以及独任翻译顾问的艰辛而紧迫的任务。这是继《中国铁路桥梁史》之后他又一次参加的中国桥梁史的编写大会战。经过两个月的日夜奋战,劳远昌对原稿提出了妤几项专业方面的重要修改意见。对在其晚年,仍能为《中国桥谱》这一桥梁大典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劳远昌深感欣慰。

  劳远昌对于学术问题一贯持科学态度,敢于坚持正确的东西,不随声附和,随波逐流,这除了与他具有高深的学术造诣有关外,还反映了他的为人和对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有一次他听某老师讲课,发现其中有错误,他当即予以指出。他说这些错误如果就这样被学生学了去,那麻烦就大了,不能这样误人子弟,让谬误流传。而在上文中提到的华东某大桥的初步设计审查会上,劳远昌经过一再论证后,坚持应当采用单箱截面连续梁的意见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反映出他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刚直品格。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002年,西南交大工会开展庆祝老教职工的金婚纪念活动,劳远昌也抽时间写了一篇生动的《金婚随笔》。他在文章中说,几十年来,他在教学工作中呕心沥血,感到最大的回报莫过于日后知道自己的学生们正在祖国各地为建设创业立功。每当想到有许许多多肩负重任以在基层扎实工作的建设者都是自己的学生时,他就感到无比欣慰,“桃李满天下”是当教师的一种幸福。

  劳远昌为人随和亲切,和很多学生都保持着亲密的联系,相互探讨交流,教学相长。他有一个学生叫邵厚坤,是一位著名设计大师,曾为发展我国的预应力混凝土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两人交往甚厚。可惜邵厚坤英年早逝,常令劳教授扼腕痛惜。在劳教授培养的一批批学生中,很多人在行业内脱颖而出,出类拔萃。如交通部原总工程师凤懋润、曾担任虎门大桥和润扬大桥设计总工程师的郑明珠、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李乔等,都是他引以为豪的得意门生。

  劳远昌认为,教师首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讲课才会生动,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他曾经讲过一个小故事,说某次参观一个建桥工地,有一个女教师看到跳板晃悠悠的都不敢走,而令他难以置信的是,这位女教师居然是教施工课程的。“我们土木工程系的教师不能光会纸上谈兵l打铁先要自身硬!”他语重心长地为这个故事下结论。

  劳远昌的讲课生动、系统、强调逻辑性。学生们回忆起当年学习的情景时,对劳远昌教授的教学方法都极为赞赏,称他的课讲解清晰,富于启发,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他治学严谨,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批改作业时甚至连一个错误的标点符号也不放过,这一点他的学生都深有体会。他看过的报纸,也往往是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批注。不仅如此,每次走在街上看到店铺招牌或广告牌中的错误,他也会给人指出,其认真细致的态度令人肃然起 敬。

  从1985年起,他担任了西南交通大学唐山分校名誉校长及专家组组长,在规范本科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唐山学院特授予他“唐山学院功臣”荣誉称号。

  2010年6月2日,庆祝劳远昌教授90华诞座谈会在唐山 举行,西南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何云庵等学校领导以及劳远昌教授的学生代表凤懋润、郑明珠、李乔、沈锐利、祝兵、雷波等都参加了座谈会。大家向劳教授表示衷心的祝贺,并感谢他为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座谈会上,劳教授把自己珍藏多年的一本《公路钢桥》赠送给李乔,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桥梁专家汉斯。1992年,汉斯来中国桂林访问交流的时候,不幸死于空难。劳教授希望李乔把关于汉斯的事情调查清楚,最好能写出一篇文章,一来纪念汉斯,同时也向这些致力于国际间技术交流的专家学者们致以敬意。

  劳教授在会上又提到,他在主审《中国桥谱》英文翻译的时候,发现诸多谬误之处,都是一些语法上的通病。他举出一些常见错误例子,希望大家认真琢磨和学习,并特别指出定冠词”the”-的详细用法。

  这位年已九旬的老人,在他的寿辰庆祝会上,所思所想的依然还是桥梁界的人文精神和学术探讨,不能不令人敬佩有加。 在劳远昌教授的身上,人们深深体会到了他为桥梁事业“劳而不辍”的奋斗精神,以及“桃李不言”、光华内蕴、默默奉献的大家风范。

  编辑后记:

  春节前夕,本栏编辑专程前往唐山拜访了劳远昌教授。老人气质依然温文儒雅,谦和亲切。带着平和淡远的神情,他望着前方,轻声絮语,追忆着那些久远而模糊的往事。当谈到他在英国留学搞了一个小发明,老教授夸他“小伙子真不简单,你应该申请一个专利”时,他像一个纯真的孩子一样开心;当谈到“文革”时的经历,他神色平静如常,似乎这些苦难与他无关;当谈到他的几位得意门生在桥梁界各有建树时,脸上的表情又是如此地欣慰而满足。

  劳老非常关心天下大事,喜欢看报,喜欢在报纸上做批注;上街还是喜欢给店铺招牌、广告牌挑毛病,乐此不疲。对此他一笑,“老习惯啦,改不了。”

  毕竟年纪不饶人,劳老听力不太好,思维反应似乎也有些迟缓了,但他对某些诗词篇章的记忆力还是惊人的,张口就来。他喜欢清丽婉约的古典诗词,并当即背诵了李清照的一首《如梦令>,一字不错。而后他又用熟练流利的英文大声背诵《美国独立宣言》,他的声音在房间里回旋,顷刻间他精神昂扬,豪情满怀,可以想见他意气风发的年轻时代。

  就在前不久,劳教授还给凤总写了一封信,信中探讨了一个英语翻译问题。他认为,“中国桥梁”不应该翻译成“Bridge in China”,而应该是“Chinese bridge”,语境中的内涵和外延是不相同的。对于这位91岁高龄的老人来说,亲笔写信是一件很吃力的事,想象他用抖抖索索的手写字的姿态,更让人感动于老教授做学问的认真和细致。

  采访归来后,每次想起劳教授,他的一句“人人都应该有追求”总是在我耳边萦绕。我想,这句话不仅仅只是劳远昌教授对广大莘莘学子和桥梁工作者的深情寄语,也是他经历岁月风霜之后对人生的感悟,更是他身体力行的一句人生格言,激励他对事业不断地追求,对理想不懈地践行。

  主要论著

  [1] 劳远昌.钢筋混凝土桥.唐山:唐山铁道学院,1954.

  [2] 劳远昌.劳远昌桥梁论文选集.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2.

  [3]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会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委员会.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建议.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4.

  [4] 劳远昌.预应力混凝土计算理论的进展.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1958.

  [5] 劳远昌.国外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原理方面的新进展.国外桥梁,1976 (7).

  [6] 劳远昌.按二次理论计算钢筋混凝土压杆承载能力.桥梁建设,1978(2):9-30.

  [7] 劳远昌.在桥梁混凝土结构中采用少量钢筋的问题.桥梁建设,1977(4):61-68.

  [8] 劳远昌,中国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发展概况.唐山铁道学院学报,1956 (3):5-60.

  [9] 劳远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的新近发展.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1958.

  [10] 劳远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的发展概况与趋向.唐山:唐山铁道学院,1965.

  [11] 劳远昌.预应力混凝土桥.中国大百科全书(土木工程).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1994-2000.

  [12] 劳远昌.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的发展.桥梁建设,1984(1):71-81.

  [13] 劳远昌.关于进一步发展预应力混凝土桥的一些浅见.铁道建筑,1984 (4):1-3.

  [14] 劳远昌.关于预应力薄腹梁弯曲计算理论的介绍.铁路标准设计通讯,1964(9):32-33.

  [15] 劳远昌.周边加劲弹性薄板平面应力问题的数值解算.唐山铁道学院学报,1962(2):1-4.

  [16] 劳远昌.徐变变形与内力重分布.唐山:唐山铁道学院,1964.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TBJ 106-91铁路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及验收规定.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2:51-58.

  [18] 劳远昌.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桥发展中的一些问题.铁道建筑,1987(10).

  [20] 劳远昌.斜拉桥设计方面的认识进展.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城市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1991:156-161.

  [21] 劳远昌.预应力混凝土桥工程实践的若干趋向.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会工程实践委员会.大吨位预应力群锚体系应用经验交流及研计会论文集(1-4).1991.

  [22] 严国敏编著.劳远昌主审.现代斜拉桥.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23] 劳远昌.“弗雷西内,E.”(条目).中国大百科全书(土木工程).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

  [24] 劳远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方面半个世纪以来的若干认识进展.世纪之交的预应力新技术.北京:专利文献出版社,1998:12-19.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中国桥谱.北京:外文出版社,2003.(劳远昌任翻译顾问)

  [26] 《中国铁路桥梁史》编辑委员会.中国铁路桥梁史.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7.(劳远昌编写其中部分内容)

  [27] 杨文忠.唐山大地震及建筑抗震.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该书为汉英对照,英语由劳远昌审校).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