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精英 > 正文
扎根桥梁界的“土专家”
2010-05-10 来源:人民日报
孙家林
孙家林
 
苏通长江大桥获得由美国土木工程协会颁发的土木工程杰出成就奖,中国工程项目首次获此殊荣。领衔攻克技术难关的,是一名只有初中学历的“土专家”,全国劳动模范孙家林。孙家林自1980年参加工作进入航务行业工程建设领域的那一天起,就与起重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勇于创新,不断钻研技术,逐渐成为吊装、架桥方面的“土专家”。2005年起,担任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架桥队副队长。

 敢于“吃螃蟹”攻克新工艺

  孙家林在架桥技术领域第一次“吃螃蟹”,是1996年在公司承建的国家重点工程――瓯江大桥工程(现名为温州大桥)中。

  当时,利用架桥机进行公路桥梁架设,在中交二航局尚属新工艺。当工程进入上部结构施工桥梁架设阶段,项目部在联系外租和分包给外单位架设工作中,由于对方要价太高而未果。这时,孙家林勇挑重担,凭着他多年积累的起重经验和一股刻苦钻研的劲头,通过自行设计,用万能杆件拼装出了中交二航局第一台架桥机,顺利完成了温州大桥重达30吨的砼空心板安装任务,为公司节省成本80多万元。

  初露锋芒的成功,使孙家林增添了自信。从此,他对钻研各种新的起重、架梁工艺更加起劲。

  1999年初,浙江金丽温高速公路工程(二期)建设全面展开,该工程不仅高架桥多,而且架桥的难度大、任务重、工期紧。作为现场工长的孙家林,在安排好工地其他作业的同时,用万能杆件拼装了50吨龙门吊机,并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分别用万能杆件和贝雷片设计、拼装架桥机两台,进行重达50吨的20米砼箱梁安装施工。

  为解决场地狭窄、桥梁曲线的难题,孙家林还创造性地设计了轮胎式运梁平台运梁、装载机作动力牵引的运梁工艺,不仅比传统的轨道平车运输节省资金50余万元,且施工简便、安全、快捷,使工程提前工期2个多月。

  运用“土方法”破解大难题

  2005年,已担任架桥队副队长的孙家林,带领工友们来到“世界第一跨度斜拉桥”――苏通长江大桥的施工现场。他们要攻克大桥TP75型两跨式支撑架桥机及75米跨T梁悬拼等技术难关。

  该项目是在40至60米高的桥墩上进行水上施工作业,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孙家林用自己所学,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合理的架桥机安装方案。

  架桥机安装,特别是主桁架的安装,既要考虑桥墩的高度,又要考虑水上浮吊的起重能力、性能,以及水面上吊装重物的可操作性。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试验,孙家林提出了多种吊装方法――设制专用的吊具、软绳捆绑法、钢丝绳捆绑法等,通过这些“土方法”的综合运用,架桥队优质、高效、圆满地破解了当时业界公认的世界级难题。这一创新,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厦门集美大桥等一系列项目的施工之中。

  迄今为止,孙家林已参加全国各地20多座大桥的建设施工,出色的成绩,赢得荣誉和掌声。他没有停止攀登架桥技术高峰的脚步,仍然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并带动了一大批年轻工人刻苦钻研架桥技术。

  孙家林常说,“施工要讲经验,但更要讲科学”,“如果不动脑筋,工人就变成了机器人”。如今,孙家林培养出来的徒弟都已在公司的各个重点项目中成为技术骨干。说起孙家林,同事们异口同声:“他是我们新时期青年工人的好榜样!”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